研大医学考研官网

10年沉淀 精细化学习管理的引领者
研大医学考研官网4006600397
集训体系冲刺集训380分复试集训暑期集训
定向学校定向A类定向B类定向C类定向计划
中医考研 基础 诊断 中药 方剂 内科 针灸
全年试学春季试学暑期试学秋季试学寒假试学
网校网课权威顾问成功学员网校网课试听课堂
报名流程基地简介 预约咨询 汇款方式常见问题
假期试学清明试学五一试学端午试学十一试学
初试解析政治英语内科外科生理生化病理
复试解析骨科心内神内消化内呼吸内血液内
当前位置: 主页 > 专业选择 >

医学考研报考:福建省消化内科学科发展报告(二)

时间:2015-09-07作者:研大医学考研 点击:
医学考研报考:福建省消化内科学科发展报告,由研大医学考研集训营小编搜集整理,供医学考研生报考前作为医学考研报考参考资料。

消化内科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临床学科之一。消化系统包含的器官和相应的疾病众多,其中很多疾病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同时,对提高消化疾病诊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的指南和共识意见在国内外大量涌现,但其普及仍有待适合国情、省情的解读和推广。推动消化学术交流、推进消化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高本省消化病的诊治水平一直是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工作方向。

2.5 食管疾病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王雯等通过 3 年间 25125 例次胃镜检查分析了福建地区 Barrett 食管(BE)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及其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发现 BE 检出率为 7.9%,男:女为1.98,仅19.15%有典型反流症状。内镜表现方面,BE 中短节段占 81.20%,多为舌状、岛状或包含这两种形状的混合型。病理表现方面,肠化型占 BE 的34.83%,9.88%伴异型增生,胃窦 HP 阳性率为 39.94%。RE检出率为 2.07%,8.42%的 BE 伴 RE,32.11%的 RE 伴 BE。该结果成为福建省胃食管反流病(GERD)研究的重要数据。晚期食管癌狭窄所致进食困难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吴艳环等以消化内镜支架、低剂量率腔内放疗、腔内射频热疗、液囊持续扩张、热放疗局部用药、中医药全身扶正综合创新技术,对失去手术或放射治疗机会的晚期食管癌狭窄患者应用优化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姑息治疗解除食道梗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发明研制的四腔单囊管,实现了放疗、热疗同步进行。该发明已商品化生产,综合治疗技术已由上海、河南、江苏、河北、山东等 16 家医院学习和开展,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基础研究方面,王雯等提出 BE、EA 患者食管组织中cyclinD1、CDK1 基因的表达明显改变,反流可能为导致此系列疾病的机制之一,而 CDK1 的作用不显著。检测 cyclinD1和 CDK1 的表达可能对 RE 和 BE 患者的预后监测具有较大意义;庄则豪等采用正常食管上皮建立了 HBV16 和端粒酶hTERT 双转染的永生化细胞模型,并发现 COX-2 是食管上皮永化生过程中的重要早期事件, 为COX-2 抑制用于食管癌变预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2.6 肠癌

王小众等通过研究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 MC3、MC5和 CEA 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状况,发现瘤和癌组织中含有共同的肿瘤相关抗原,且随腺瘤异型程度增加其含量与大肠癌更趋接近,提示及时诊断并摘除大肠腺瘤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防治;MC3 抗原和 MC5 抗原在大肠病变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 CEA 高, 是比较理想的相关抗原; MC3和 MC5 抗原血清学检测对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与筛选具有重要价值;陈玉丽等探讨血清胃泌素(GAS)、CEA 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发现与胃癌、肝癌、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及正常组相比,大肠癌组、胃癌组 GAS 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肝癌组、消化系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大肠癌组 GAS 术后显著下降,认为血清 GAS、CEA 检测可做为普查筛选大肠癌的一项客观指标,且 GAS 的敏感性优于CEA,但与胃癌有重叠。

2.7 腹泻病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亢川等经过长达 8 年,从流行病学、病原学、血清学以及方法学等多方面对福建省腹泻

病进行的大量有成效的调查,对引起国际上重视的病原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弧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等病原菌及相应疾病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并首次发现河弧菌溶原噬菌体、发明赖氨酸琼脂,证明海鱼弧菌是对虾的病原菌等; 为我国制定腹泻病控制规划提供了详尽的参考数据。

2.8 功能性胃肠病

对三明及泉州共 4826 名城市中小学生的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我省城市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不良饮食习惯、胃肠道感染、滥用抗生素、遗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可能是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焦虑性情绪障碍倾向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王承党等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体表胃电频率、振幅变化,发现 H .pylori 感染所引起的胃粘膜炎症改变或某些胃肠激素变化并不足以导致 FD 患者胃电改变。

3.国际合作

在积极开展自主研究的同时,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也积极参与了有关的国际研究。 长乐 H .pylori 根除研究(the Changle H.pylori Eradication STudy, CHEST)是一项旨在探讨根除 H .pylori 能否预防胃癌发生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人群随访研究。该研究由香港大学主持,始于 1994 年,以著名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为研究现场(1988 年胃癌标化死亡率 10 万分之153),共选择 2423 例无症状 H .pylori 感染者进入研究。在消化病学分会的配合下,经过 10 余年不间断跟踪随访,该项 目 现 已 成 为 世 界 上 随 访 时 间 最 长 ,随 访 人 数 最 多 的H .pylori 干预研究,其 7 年随访结果发现,对未发现癌前病变的感染者,根除 H .pylori 能显著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该中期研究报告 2004 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旋即得到广泛引用,现已成为全球H .pylori 与胃癌研究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2007 年及 2009 年我省在厦门成功举办了两届大型学术会议“海峡两岸消化论坛”,参会学者来自港、台、澳及大陆两岸四地,会议规模均逾 500人,并邀请到美、日著名学者参会交流。海峡两岸消化论坛为大中华地区消化学者搭建了一个沟通、学习和切磋的高水准平台,为消化系疾病诊疗理念诠释的交流以及相互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国内外消化内科发展趋势

GERD 是一种需要综合和整体治疗的疾病,其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治愈及预防并发症,防止复发及改善生活质量。抑酸在多数情况下可控制症状,但不能改变引起反流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缓及使反流物暴露时间延长的食管清除率降低等动力因素,而胆汁等其他攻击素的存在,也使 GERD 的治疗复杂化。尽管最理想的治疗包括纠正引起反流的病理生理基础,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内镜介入及抗反流手术用于纠正 GERD 病理生理异常已有成功报道,但远期疗效有争议。开辟新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理生理的研究, 将为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GERD 的并发症,也是食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我国的 BE 发生率不断增加。我省的 BE 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对该病的临床、 内镜和病理学诊断尚未达成共识。未来研究的热点包括 BE 的内镜诊断标准、患者随访监测时间间隔的确定、寻找更有效预测腺癌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探索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适当治疗方法、酸抑制的适当水平以及内镜治疗在消除上皮内瘤变和早癌中的作用等。

H .pylori 的预防与治疗是仍是消化研究的热点。除了传播途径的控制,H .pylori 疫苗的研究与应用也是预防的重要内容。H .pylori 的耐药已成为治疗的主要困难,合理规范一线、二线或补救治疗方案、开发新的有效H .pylori 抗生素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胃癌仍是威胁福建省人群生命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也是关注的焦点。已公认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涉及 C-erbB2、C-met、ras 和 p27 等癌基因、p53、p16、APC 等抑癌基因、端粒酶活性、微卫星不稳定性及细胞增殖凋亡信号调控,但其完成发生基因谱及信号转导机制仍需深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靶向治疗靶点的开发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粘膜剥离术等新内镜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推广和普及这类微创治疗技术是胃癌早期治疗的方向。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药物、肠内外营养应用以及内镜与介入技术的发展,AP 的病死率,特别是重症 AP 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是,AP 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 30%~40%病人被漏诊;另一方面,胰性脑病、腹腔室隔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也开始得到认识。为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模式,要求检验、影像技术不断改进,合理使用各种治疗药物,加强重症监护和肠内外营养支持,采用内外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慢性胰腺炎以胰腺慢性纤维化、钙化、胰管慢性炎症和胰管结石为主要病理改变,随着内镜治疗、胰酶替代药物、影像和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慢性胰腺炎的内科诊治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迫切需要开展慢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为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尽快形成诊治规范。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器官功能障碍,它是涉及到多器官、多脏器、多系统疾病。胃肠道屏障功能及其损伤机制和保护机理尚未阐明,需要从生理学、免疫学、微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进行更深入研究。我省的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在过去的十几年迅速增加,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分隔线----------------------------